“小麦,你在医院工作,帮我问问大夫,我最近肌酐升高是怎么回事,我看基础值最高才106μmol/L,我现在已经200μmol/L多了。”
“叔,您这肌酐升高,以前是多少,有什么基础病吗?我看您手脚关节、耳廓有一些黄白色突起,这是痛风吧?”
“对唉,我老痛风患者了,病史有20多年,以前都是痛的时候瞎买药吃,最近几年身上长这种石头,我才了解要降尿酸,不痛的时候也吃药,前几年查的肌酐都是130μmol/L多,最高也就140μmol/L,今年查就200μmol/L了,怎么一下子升高这么多!”
“我之前听内分泌科医生科普过,您这种老痛风病号,现在应该是处于慢性期了,身上的石头叫痛风石,肌酐升高,估计肾脏也受牵连。您先别急,我去找医生问问,不过要是您方便的话,来医院一趟更好呢!”
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是什么意思?会出现哪些并发症?慢性期药物乱用应不应该?需不需要调整用药?该如何正规治疗?今天,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就给大家解答这几个问题。
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指的是痛风病史久,急性期和间歇期反复交替的一个过程。慢性期关节炎频繁发作,发作时间延长,程度加重,间隔缩短,并且在关节周围出现明显痛风石,严重时出现痛风石破溃,导致关节破坏,引起畸形的发生。
除关节之外,还会并发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异常等的发生:肾脏方面容易出现肾功能的下降,早期隐匿,仅有间歇性蛋白尿或镜下血尿,中期逐渐出现肾结石,肌酐升高,当尿酸结晶大量堵塞肾脏时,就会出现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方面更容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的发生;代谢异常会出现高脂血症、肥胖症,甚至糖尿病的发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代谢异常跟痛风常常互为因果,互相影响,导致恶性循环的发生。
痛风性关节炎慢性期,药物的使用是有限制的,特别是合并有肾功能下降的患者。乱用药物除了会增加原有药物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咽喉痛、肝损害等,还会导致急性肾损伤的发生。
慢性肾功能下降主要分为5期,从1期到5期肾功能逐步下降。1期为轻微下降,5期为肾衰竭,也就是尿毒症期,肾脏失去功能,只能透析。有研究显示,痛风患者如果处于1期、2期,急性期使用消炎止痛药不会使急性肾损伤的发生风险增加,如果处于3期,急性肾损伤风险上升至2.69倍,而处于4期,急性肾损伤发生风险则高达4.86倍。除了急性期的消炎止痛药之外,间歇期的降尿酸药物的使用也需要按照肾功能情况调整。
首先是要明确有哪些并发症,需要检测肾功能、血糖、血压、血脂等,完善心电图、血管超声、关节超声等,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肾功能进行分期,明确肾功能损害程度;
其次是针对自己肾功能情况选择急性期的消炎止痛药和间歇期的降尿酸药物,一般来说,肾功能4期禁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如扶他林、依托考昔、布洛芬等)、苯溴马隆,慎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肾功能3期慎用NSAID、苯溴马隆,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需减量,而非布司他在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可以正常使用,但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然后还要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治疗,降血糖,降血压,纠正电解质、代谢紊乱,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果出现痛风石破溃、压迫血管、压迫神经或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需要手术治疗;
最后是需要定期复诊,因为慢性期患者并发症较多而且严重,有些甚至致命,病情时刻处于变化之中,需要根据复查结果与之前对比,有进展及时处理。
痛风慢性期的治疗讲究多,药物的使用限制严,都是为了保护已经受伤的器官,防止并发症进展。
[2]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00382.
创一佳科技,专注文旅市场,用智慧灯光、主题化灯光为主题乐园、主题商业街区、景区小镇、城市夜游创造价值,用运营思维打造夜游灯光。从策划、创意设计到建设实施、招商、运营、投资,为客户提供夜游全案服务。